作者: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主編
出版社:英美文學評論
出版日期:台灣
英美文學評論10:英美文學中的城市
按我瀏覽更多相關資訊

  從古至今,「城市」一直是國族、宗教、學術或政經權力的中樞,也是孕育文學與文化的場域,也因為如此城市在文學作品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從國族帝國政經樞紐的倫敦、朝聖聖城如坎特伯利與耶路撒冷、大學城如牛津、劍橋與波士頓,莎翁故鄉史特拉福、以澡堂與巴斯太太聞名的巴斯、以身為文學之都自豪的愛丁堡、現代文學地標都柏林、到戰略歷史古城約克與跨海的世界金融重鎮新約克(紐約),這些城市各具特色,活絡啟發作家的想像力,成為英美作家創作的題材,散見於各種文類中。

  《英美文學評論》第十期以「英美文學中的城市」為專題。老實說,這並不是什麼特別新穎的議題,《中外文學》在2005年就出了兩期與城市相關的專題:一是由王志弘主編之「都市文化治理」專輯(第33卷第9期),專輯中的文章特別關注台北市文化治理的相關議題,主編王志弘的論文尤具代表性,分析1990年代以來的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另一期則是由陳音頤主編之「文學倫敦:市景、疆域和倫敦城市文學」(第34卷第2期),該專題共收錄專題論文四篇,包括余君偉的〈都市意象、空間與現代性:試論浪漫時期至維多利亞前期幾位作家的倫敦遊記〉,楊麗敏的〈都市漫遊者艾略特:倫敦現代生活的畫師〉,蘇榕的〈越過藩籬:古雷希與後帝國倫敦〉,以及陳音頤的〈百貨公司夢想曲:女性展示、消費政治和世紀之交的倫敦小說〉。這四篇論文包羅萬象,所處理的時期大約從浪漫時期始、經維多利亞時期,再過渡到二十世紀後帝國主義的倫敦

作者簡介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

  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創立於一九九一年一月,發起人為已故朱立民教授。在此之前,國內英美文學界雖然沒有正式的學術活動組織,但是在一九八O年代初,朱教授即發起全國各校外國語文學系(含英國語文學系與西洋語文學系)系主任聯誼會,各系主任每年不定期聚會,交換課程改革意見與分享教學經驗,並促成自一九八六年起每年(有時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英美文學研討會。到了一九八九年,為了凝聚學界力量與推廣英美文學研究,同時避免研究範疇過於偏向美國文學,而導致對英國文學的關注失衡與研究人才斷層,朱教授開始推動成立英美文學學會,作為國內學者互相切磋及國際學術交流的平台。朱教授的提議獲得朱炎、田維新、齊邦媛、余光中、顏元叔、侯健、胡耀恆、黃美序、余玉照、滕以魯、林耀福、彭鏡禧、張漢良、李有成、單德興、宋美?、蘇其康等四十多位教授的熱烈支持。經過一年多的籌設,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終於在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日經內政部核准正式成立,第一任理事長為朱立民教授,總幹事(第二屆後改稱秘書長)為田維新教授。

  學會成立之後,主要工作在籌辦英美文學研討會(由各校英∕外文系輪流承辦),籌劃《英美文學評論》出版事宜,並於第二屆理、監事會議時成立編輯委員會(成員包括朱炎、滕以魯等教授),以利刊物的出版,並在第二任理事長朱炎教授任內排除萬難,於1993年推出創刊號。從第二期開始,學會情商知名學者出任主編,訂定專輯主題,以提升刊物之學術水準,《英美文學評論》迄今已出刊十三期。文藻外語學院副校長蘇其康教授主編第十二期及第十三期,這兩期分別於2008年6月及12月出版,順利達成每年出版兩期之目標。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馮品佳教授於2009年1月1日接任主編,任期兩年,主編四期。第十四期主題為「文學與視覺藝術」。

*以上商品說明取材於博客來網路書店, 應以博客來網路書店內容為準
有更多商品在EZ網路書店等你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ymehe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