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琳.契利/圖文
出版社:我愛繪本
出版日期:台灣
奔流之河:一條河流重生的真實故事
按我瀏覽更多相關資訊

  這個關於納舒厄河的真實故事。七千年前,印第安人居住在納舒厄河河谷,在這裡以打獵及採集植物種子為生。

  十七世紀時,英國殖民者來到美洲,起初他們對印第安人還很友善,但是,當殖民者宣稱擁有印第安人的漁獵區域之後,印第安人便起而反抗,阻止自己的生活模式遭到破壞。

  從十八世紀中期到十九世紀,納舒厄河中開始有水壩興建,兩旁的磨坊、鋸木廠、紡織廠、紙廠依賴納舒厄河的水力運作;在這段期間,納舒厄河還可以游泳、釣魚,但到了1960年代,這條河就因廢料的堵塞而使生態棲地死亡。

  1962年,瑪莉恩.史達德特自組了一個「納舒厄河淨化委員會」,他們展開行動要求立法,以保護河流,並把裝有汙水的瓶子呈送給政治人物,拜託商界人士說服紙公司建造汙水處理廠,為保護所有河流展開遊說立法的工作。

  1965年,美國國會通過首部「淨水法」;1966年,麻塞諸塞州淨水法通過;1970年美國環境保護署成立;並且在1969年,瑪莉恩.史達德特的組織更名為「納舒厄河流域協會」,將納舒厄河的支流都列入保護範圍。

  本書以印第安人歐威那的夢,暗喻他和瑪莉恩的心願,對河流淨化後的模樣抱持願景,本書是在講瑪莉恩如何用自己的願景與決心,改變納舒厄河的面貌及未來,希望讀者在看了本故事後,也能成為保護環境的一群人。

本書特色

  .《奔流之河》在描述一位女士如何用自己的夢想與決心,改變納舒厄河的面貌和未來,希望本故事對讀者有所啟發,進而成為改變世界的人。

  .作者以獨具巧思的方式透露出時代的推移,在文字敘述的周圍,以插圖繪製該時代發生的幾件大事,讓讀者更了解納舒厄河是如何從清澈到渾濁,再由渾濁恢復成可見以卵石為底的河流。

  .《奔流之河》告訴我們,雖然當今各類污染嚴重,但只要人們決心想改變環境,就能使空氣再度清新,河流再次重現生機,動物又可以找到棲身之所。

  .本書在氣候極端、火山爆發的現今,更加喚醒人類的環保意識,只有人類可以救地球,唯有人人做環保,從生活中日日改善,才能讓地球恢復健康,珍愛地球的行動刻不容緩。

作、繪者簡介

琳.契利(Lynne Cherry)

  一生投注於分享對環境的關懷,納舒厄河故事最吸引她的是,一群抱持理念且不惜抗爭的人透過努力終於讓深受汙染的河流淨化成功。契利女士目前住在馬里蘭州。



*以上商品說明取材於博客來網路書店, 應以博客來網路書店內容為準
有更多商品在EZ網路書店等你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ymehe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